“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宋代五大名窑中,定窑是唯一一个以烧造白瓷为主的窑场,连见惯珍宝的乾隆皇帝亦对定窑珍赏不已,作诗赞美。根据考古发现,定窑创烧于唐代。从西安、杭州出土的定窑瓷器来看,至少在晚唐,定窑就烧制出了胎质白皙、釉色硬亮、薄如脱胎的上等素白瓷。并且出现了刻有“官”字款的贡瓷。五代时期,有别于唐代的“官”字款,使用“新官”款;北宋以后,恢复使用“官”字款,作为贡瓷的标识。唐定窑白釉海棠杯、花口盘浙江省博物馆藏宋代定窑白瓷色如玉,声如磬,釉上肌理纹,釉层珍珠包,奇妙的光色变化,使釉层鲜活起来,令人赞叹定瓷物化组合的鬼斧神工。有着“定窑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之说。宋定釉(宋定窑)印花鱼纹盘,御承堂博物馆藏年至年被山东潍坊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借展宋代定窑工匠还烧制成了色黑如漆的黑定、烂紫如熟葡萄的紫定等名贵品种。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再入窑烧,永不得脱”。苏东坡在《咏定瓷》中也有“定州花瓷琢红玉”之句。下面,我们就看看历代定窑特征。01晚唐、五代唐五代早期定窑瓷器,其中包括“官”、“新官”款白瓷在内,与入宋以后的瓷器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一,早期定窑的产品造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受邢窑的影响,不仅造型模仿邢窑,在釉色上与邢窑也大体相同;二类模仿当时盛行的金银器皿。第二,釉色纯白或白中闪青(有的近似青白瓷)是早期定窑的一个重要特征。早期的定窑由于是以木柴为燃料,并在还原焰中烧成的,因此它的白度很高,还具有一定的透明性。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定窑时,发现五代时期的烧还原焰的柴窑一座。唐后期及五代的定窑白瓷是用还原焰烧成,北宋和金代的白瓷是氧化焰烧成,故白瓷的呈色有明显的差别。第三,装烧方法是采用一匣一器的仰烧法。为了使坯体避免与窑具粘合,其间以石英沙粒垫隔,因而烧成后在器物的底部近釉处往往粘有石英沙粒,这也是早期定窑的一个特征。1.西安博物院四件唐代定窑官字款白瓷官字款盏唐官字款花口折腰盘唐官字款五叶形盏唐官字款三叶形盏唐官字款三叶形盏、官字款花口折腰盘2.大维德基金会一件晚唐定窑三叶形盏3.定州博物馆唐官字款折沿洗4.上海博物馆唐印花海棠洗5.杭州历史博物馆五代官字款花口盏、海棠杯02北宋宋代定瓷刻花、划花、剔花等工艺非常成熟,酱釉、描金技艺也出类拔萃,弥足珍贵。1.刻花、划花定州博物馆龙首大净瓶北京故宫刻划花大梅瓶吉美博物馆剔刻花葫芦形白瓷执壶吉美博物馆白釉刻花牡丹纹水注定州博物馆刻划花大法螺2.贴塑、印花台北故宫孩儿枕北京故宫孩儿枕定州博物馆四人抬轿定州博物馆白釉圆托五兽足熏炉上海博物馆印花龙纹盘台北故宫定窑印花龙纹盘3、剔花美国佛利尔沙克乐博物馆剔花矮腹瓶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剔花矮腹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剔花梅瓶北京故宫剔花枕4.颜色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紫定金花茶盏a柿釉金彩蝶牡丹纹碗(紫定描金彩)b.柿釉金银彩牡丹纹碗(紫定描金银彩)c柿釉碗(紫定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紫定梅瓶台北故宫紫定盖罐明斯顿博物馆紫定盖罐上海博物馆紫定盏托大维德基金会黑定茶盏上海博物馆有一件定窑白瓷刻花“长寿酒”文字盏。作为馆藏定窑彩瓷,非常珍贵,年代应为宋金,值得重视。
声明:分享好文章,传递正能量。本着传播收藏文化为宗旨,图文选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及时纠正删除。同行转载请注明瓷器博物馆,文化传播需要您的力量!
(传播古陶瓷历史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收藏古陶瓷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欢迎加入我们成为我们会员)
《瓷器博物馆》长按3秒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izhenzhua.com/zzzjg/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