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镇塔山村生猪养殖户郑培成正在给猪喂食
“不发瘟,就发财”。去年,郑培成卖了多头猪,销售收入多万元,不仅收回了养殖成本,还小赚了一笔。今年已卖了批10多头猪,毛收入50多万元,利润0多万元。从卤菜小老板变身“养猪达人”,这是郑培成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搞养殖技术要求高,销售没渠道,以前不敢尝试,要不是得‘伙计’指点和帮忙,我也发不了这个‘猪财’。”现在,郑培成的养殖场旁边,一栋占地2亩,存栏头肥猪的新猪舍已经建好基脚,一个月后,他的养殖场生猪存栏规模将扩大到多头。郑培坤(右一)在给生猪养殖户郑培成(中)讲解养殖技术
郑培成口中的“伙计”叫郑培坤,是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80后研究生猪倌郑培坤。年,郑培坤从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在湖北武汉发展养殖取得成功,曾年入百万元。然而,跳出“农门”事业有成的他,却“逆行”归乡,“扎根”大山深处,以生猪产业为支点,撬动山乡巨变,接棒乡村振兴,成为“空心村”里带民共奔好“财”路的“实心人”。情系桑梓返乡创业补“空心”塔山村由原来的茂隆村和凉水井村合并而成,这里干旱缺水,土地贫瘠,且林地多耕地少,以前是一个“空心村”和二类贫困村。多年来,外出务工一直是大多数村民的“铁杆庄稼”。年春节,在湖北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并取得成功的郑培坤携妻儿回家探望父母。却发现,村里因缺乏产业,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土地撂荒、村子冷清,这让郑培坤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家里地处山区,环境良好,市场也广阔,我自己又有技术和经验,为什么不回家来养猪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呢?”年,郑培坤毅然回乡创业,他拿出自己在武汉打拼多年积蓄下来的万元,加上银行贷款50万元,在塔山村建起了岑巩县双农牧业有限公司。一年后,郑培坤的猪场很快发展为年存栏余头,年出栏余头,年利润达50万元左右初具规模的养殖基地。郑培坤向记者介绍养殖场的智能化系统郑培坤成为了当地生猪产业的“领头雁”,不仅结束了塔山村产业“空心”的历史。产业立竿见影的成效,也逐渐吸引了村里一些像郑培成这样的“离巢”游子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如今,塔山村已擎起了“产业村”、“振兴村”的大旗,全村拥有养殖公司5家、村级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6个,50头以上养猪大户27户,全村养殖产值超0万元。塔山村贫困发生率已从4年的40.4%下降为0.9%。郑培坤在养殖场指导养殖技术为了加强知识储备,郑培坤报考了母校在职研究生班继续深造。6年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研究生猪倌”。精准帮扶产业带动“去穷根”“7年,我将5万元‘特惠贷’资金入股到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三年来我共领到了公司分红金1.5万元,目前,公司已将5万元入股金全部退还给我了,公司真是帮了我大忙。”塔山村贫困户杨熙东曾经不幸遭遇车祸,导致腿脚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因残致贫。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的精准帮扶,为杨熙东一家解决了“燃眉之急”,杨熙东感激不已。为靶向“治贫”,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去穷根”。身为公司董事长的郑培坤调整帮扶思路,对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动员其把“特惠贷”资金“一分为二”,一部分用于整修圈舍,一部分作为保证金存入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账户,公司按成本价供给仔猪和饲料,免费技术指导,保证仔猪存活率95%以上,并按保底价收购育肥猪,每户一年可增收8余元;对无力或无心养猪的贫困户,将“特惠贷”资金入股公司,公司每年按比例固化收益分红给贫困户,每户可直接增收0元。在公司的精准帮扶下,塔山村17户像杨熙东这样的贫困户,依靠“特惠贷”资金入股公司,三年共领到分红资金25.5万元。郑培坤在榕江县栽麻镇养殖示范基地做技术培训6年9月,郑培坤牵头成立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积极参加岑巩县“千企帮千村”精准帮扶活动,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与大有镇茂隆、凉水井、木召、长溪、汤江溪、中洞、和平等9个村达成一揽子帮扶计划。郑培坤个人出资万元,各村党建联社出资50万元,加上银行融资、政府支持及电子科技大学定向帮扶等,累计投入余万元,在凉水井村新建年出栏00头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依托公司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把控,按照利益、风险按股份共担原则,公司累计实现产值万元,利润万元。目前,公司实现累计分红万元,覆盖余户贫困户余人,带动茂隆、凉水井、木召等9个村发展了生猪养殖产业。9年,公司实现7个贫困村“脱壳”和异地产业帮扶脱贫。“公司盈利的80%用于股东分红,20%用于公司发展,目前,入股的9个村,平均每个村集体获得分红近50万元,只要公司保持正常运转,分红就会一直持续下去。”郑培坤说,产业发展为乡村的可持续振兴注入了“源动力”。倾力援榕精准“造血”增动能6月18日下午,一辆载着60余头生猪的货车从岑巩县贵州思府农牧有限责任公司驶入榕江县栽麻镇归柳村平方米标准化生猪代养示范基地。郑培坤给榕江县栽麻镇生猪养殖户讲解养殖注意事项“猪从岑巩县长途运输过来,有的可能会晕车,大家今天晚上拿回去过后就不要喂食了,喂了可能会造成积食,也不需要打什么应急针,就让猪好好休息。”为了确保猪仔健康成长,在猪苗发放前,贵州思府农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培坤,还现场给前来领猪仔的贫困户讲解小猪养殖的注意事项及养殖技术方法。榕江县是国务院挂牌督战的贵州省9个未脱贫县之一,岑巩县自定点帮扶榕江县忠诚、栽麻、崇义三个乡镇以来,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立足帮扶工作所需,结合榕江县“三养”产业规划,充分发挥成熟的生猪养殖技术优势,着力授“技”援“榕”,“猪”力援“榕”,助力榕江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榕江县栽麻镇归柳村的生猪养殖示范基地是岑巩县抱团帮扶榕江县的脱贫项目,这个项目是由我们公司出圈舍改造的设计方案和技术图纸,并给养殖场提供猪苗、技术和销路。此外,我们还为养殖场提供生猪代养服务,销售盈利收入全部返还当地政府。”郑培坤说,公司通过跨县产业扶贫合作,可以推动栽麻乃至榕江生猪养殖示范性标准化建设,助力提升榕江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造福桑梓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盛夏时节,万物并秀,草木葳蕤。曾经,村民们撂荒的土地里,中药材、辣椒等特色产业郁郁葱葱。产业一兴满目春。在郑培坤的带动下,生猪产业不仅成为了全村脱贫攻坚的“强劲引擎”,产业植入也让全村焕发了新生机。“9年,我们村集体经济分得4万元,今年分得50万元,有了村集体经济,我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就有了资金保障。”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杨宗明说,今年,利用村集体经济,全村投入40余万元修建串户路4.km,兑现低效作物改种补偿资金5万元,全村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多亩,种植辣椒亩,中药材0余亩,完成人畜饮水工程修复一座。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在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源”。为帮助贫困家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郑培坤累计出资10.8万元,资助了10名优秀高中贫困学生,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治穷病”、“拔穷根”。每年,他还向大有中洞、和平、汤江溪、长溪、木召5个贫困村捐款2元,用于开展村级公益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其公司向大有镇人民政府捐款1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并向“5.4”冰雹受灾区羊桥乡捐赠生猪8头,价值4万余元。初心引领使命,实干成就梦想。从5年以来,郑培坤先后被授予诚实守信道德模范、青年岗位能手、五一劳动奖章、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省级以上荣誉10余项。7年1月,郑培坤被团中央、农业部授予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12月,被人社部、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8年6月,被中共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郑培坤所办企业也被评为“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养猪是我的事业,帮助乡亲致富是我的心愿,用养猪事业反哺乡亲,能让我找到了人生的归属、奋斗的价值以及时代赋予的使命。”郑培坤说。县融媒中心周燕主管:中共岑巩县委宣传部
主办: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总监制:潘家贵
执行总编:李昌焯
编辑:周燕叶欢欢
请长按